讲座回顾|《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通识讲座第一讲 ——赵峰: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式现代化
发文时间:2024-04-24

2024年3月13日晚上,《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通识讲座第一讲于立德楼0403教室举办。本次通识讲座课由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赵峰教授主讲,主题为“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式现代化”。

赵峰教授强调,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发展格局相辅相成。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而新发展格局则是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全面调整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以及宏观调控和供给需求管理利益格局,才能推动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实现的全过程,都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来推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围绕“新发展格局和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课题,赵峰教授从新发展理念指导思想、构建统一大市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协同供求双侧管理、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五个方面论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

image.png

通过回顾历史和洞悉时事,赵峰教授阐释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受到西方冲击之后,便开始提出“开眼看世界”的口号,致力于探索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开始规划全国胜利后的现代化建设蓝图。在党的七大上,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任务是争取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到了七届二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革命胜利后,中国将从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基本恢复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1954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式,致词中明确提出,要将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75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展望,本世纪内要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确保我国的国民经济跻身世界前列。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邓小平同志进一步阐述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到了21世纪,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都基本完成。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我们要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

image.png

赵峰教授认为,从宏观经济学思想史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我国新发展格局是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继承、发展和科学应用。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凸显出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不匹配,表现为不同资本的生产过程在质和量上的失衡。同时,新技术革命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生态赤字持续扩大、高技术人才储备不足,这些因素限制了社会总资本生产过程在更高技术水平上更新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赵峰教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高质量发展对于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在理论上,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它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兼顾了新时期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自然条件、生产技术、劳动产品和生产过程等方面质与量上的要求,也体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支撑。在实践上,高质量发展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都统一到了它自身当中。这既体现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各种重要支撑及新发展格局本身与高质量发展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辩证统一,也说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地位。高质量发展通过决定生产过程的性质和内容,进而决定了其他经济环节的性质和内容。

二、建设统一大市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赵峰教授强调,我国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流通角度着手,构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商品的生产最终需要通过市场的检验。赵峰教授指出,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不仅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降低商品成本和价格,而且市场需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生产和发展依赖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技术进步。除了主动创新之外,依托统一的大市场进行大规模生产还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使得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与生产规模的扩大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通过这种方式,我国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加速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image.png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

在经济的循环过程中,除了生产与交换,消费和分配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赵峰教授指出,在低技术、低附加值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较为显著。这是因为,在低附加值生产中,由于要素成本较高,企业往往不得不通过降低劳动者工资来削减成本,这导致了无法实现共同富裕。赵峰教授强调,共同富裕并不仅仅是一种分配政策,而是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支配的利益关系在其动态演变过程中的体现。共同富裕的实现,实际上要求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扩大社会财富的总量。只有当“蛋糕”做得更大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分配,从而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协同供求双侧管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供给和需求两侧的管理协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增长的管理和结构调整通常由市场决定,因此,需求管理政策成为最常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旨在通过影响经济中的有效需求来维持经济的平稳波动。然而,对于中国而言,首先,从马克思资本循环的视角来看,供给和需求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其次,从市场经济实践的角度来看,供给在下一轮再生产中转化为需求,而市场上的需求、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又形成了新的供给。因此,中国特有的宏观调控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超越了简单的有效需求管理。中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协调不仅包括短期的需求管理,也包括长期结构性调整。一个强大而协调的国内市场,以及供给和需求两侧的有效管理,构成了中国宏观调控的核心定位,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这种调控模式强调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优化和升级经济结构,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五、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保障

赵峰教授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协调分配机制,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生产社会化成为必然趋势。生产社会化、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实现,需要一个统一的经济决策主体。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担任这一关键角色,它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中央与地方利益,并实施供给和需求双侧的宏观调控。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领导,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确保经济的稳健运行,并稳步推动经济工作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image.png

在讲座的总结部分,赵峰教授指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对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目标要求的理解一直在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调整。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目标,而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成为解决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必然选择。赵峰教授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格局不仅体现了对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坚持,也体现了对国家发展策略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

通过本次通识讲座,各学院的同学们对于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深入理解和认识,本次习近平经济思想通识课讲座圆满成功。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