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中小企业国际合作案例中心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系列调研
发文时间:2019-01-04

2018年12月26日,中小企业国际合作案例中心调研团来到中国科协下属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对今年8月组建的环境治理智能化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进行考察,深入调研实际运行状况和当前遇到的问题。该共同体由16家生态环保及信息智能领域的企业、11家高校科研机构和多家金融机构组成,围绕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和应用领域共性技术研发,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目标,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组织。


在情况汇报环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彭宾秘书长对新建共同体所依托的学会从人员、组织、会员、学术、科普、智库以及创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了背景介绍,作为国内环保领域最大的组织,有1700多家机构会员,7万多个人会员,8个部门,55个分支机构,多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博览会平台,办有环境科学学科核心期刊,是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的主要成员和秘书处单位。针对环境治理智能化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运行情况,会员部周涛主任详细汇报了共同体的组织架构建设、运行模式、成员单位遴选、技术方向选择、风险控制机制、资金募集、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等。

在交流讨论环节,共同体成员北京英视睿达有限公司汤宇佳博士介绍了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技术在大气、水治理方面做出的努力,希望借助共同体这一平台,优势互补,推动环境污染治理智能技术更快推广。对于企业加入共同体的意义和价值,汤博士认为共同体组建时间虽短,但与学会不同的是企业在共同体当中通过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在共同体的合作开发平台下,企业相关工作更加务实、更有针对性、更加聚焦市场需求、企业更有主动性,工作质量因为协同性也有一定的提升。

参加本次调研的有案例中心的程大为、胡霞、门淑莲、姜少敏、徐晓云、彭丽红老师以及国际商务18级硕士王锴、闫文雅、彭路遥同学。老师们针对该组织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人才汇聚与激励、跨行业和体制的程度、组织对成员企业上市过程中的评价、未来实体化发展等问题与学会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热烈讨论,特别是广受关注的空气、水污染现状及监测治理技术,包括城市的垃圾分类以及农村地区垃圾处理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环保企业进入门槛低,3万余家企业,有170多万从业人员,其中92%是民营中小企业。学会领导非常希望与我院案例中心多加合作,以增强对中小环保企业的服务能力。

编辑:杨菲;核稿:陆美贺;供稿:彭路遥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