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大讲堂第十期(第12讲) | 黄益平:理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文时间:2019-09-12

image.png

2019年9月4日下午,政治经济学大讲堂第十期系列讲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举办第十二场讲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作了题为“理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彩讲座。

image.png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Crawford公共政策学院Rio Tinto中国经济讲席教授,中国金融四十人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c Journal主编,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政策、国际金融体系、金融改革与数字金融。在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并主编、合著了《应用数量经济学》《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等数十本中英文学术著作。曾获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会最佳博士论文奖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John Logan数量经济学奖。

image.png

黄益平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的金融体系改革,其显著特征为:“规模大、监管弱、管制多”。与国际体系比较而言,我国的金融体系具有非常突出的特征:银行主导和金融政策高度抑制。然而,金融抑制并没有阻止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金融相对稳定。这是因为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市场机制和监管框架还不成熟,所以政府适当干预不但未对经济造成严重后果,一定意义上来说对维持金融稳定也有好处。

2008年后,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减速,并且出现许多抱怨“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的声音。黄益平教授认为,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到了一个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模式从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而我国的金融体系并没有找到相应的转型方式。作为创新主力的民营企业,由于缺乏历史数据和抵押资产、没有政府担保,受到金融体系的歧视,利率管制更是进一步加剧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占比较高、政府干预较多,表现出不太支持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数字金融的发展较为成功,在国际上居于暂时领先地位。数字金融的普惠性价值明显,移动支付突破了“胡焕庸线”,金融决策实现了技术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金融风险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性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杠杆率、金融市场震荡接连发生、新型金融领域风险频发。黄益平教授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晰。政府干预甚至取代金融市场,造成价格扭曲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下降;运动式的政策制订与实施,造成经济与金融大幅震荡;不尊重金融规律,导致好心办坏事、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最后,黄益平教授还对未来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国金融体系应当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但也不会是毫无约束、放任自流的市场化进程,政府仍然需要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任重道远,这是因为资本市场融资的资质要求比商业银行更高,而且需要配套的法律、文化、政治条件。在这场讲座中,黄益平教授生动讲述了金融领域改革的一些非常关键的问题,并向大家普及了数字金融相关的理论知识,讲座内容逻辑清晰、材料详实,使大家加深了对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考和认识,受到一致好评。

image.png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