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商论坛|王胜开博士做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务课堂
发文时间:2019-03-10

3月10日,中科院网络中心研究员王胜开博士来到“国际商务互联网+案例分析”课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及“互联网+业务/应用”案例分析的讲座。

此次讲座之前,王胜开先生刚完成一次出访日内瓦国际电联的行程,在为我们介绍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同时,也结合此次行程分享了最新的国际互联网发展规划与前景。

谈及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王胜开先生介绍,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51%;手机上网网民规模约8.17亿,占全体网民的98.6%。王胜开先生谈及此,分析了推动手机上网普及的重要因素:不仅在于移动上网资费的降低,还在于国内移动上网业务与应用的多姿多彩,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移动应用程序(APP)的数量现已高达499万款,极大地丰富了移动上网端的服务,推动实现我国移动消费、移动经济等新消费模式和新经济形态,“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公共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带来了极大便利。

对此,王胜开先生进一步谈到国家近年来着力推动的“互联网+”领域的政策,阐述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基本发展特点,明确指出,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等特点,表示在计算、软件、网络、数据、服务、资源等普遍接入的互联网时代,商机无所不在,为投身于“双创”的广大民众、尤其青年一代带来了无限的挑战和机遇。

谈到这里,王胜开先生引导同学们思考和分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共享单车可以通过互联网来经营,通过“+”互联网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而共享雨伞业务则没有成功?为什么推出的多个共享单车项目和服务,有些成功了、有些倒闭了?又为什么在瑞士这样的欧洲国家很难推广共享单车?

谈到这些问题,王胜开先生指出,“互联网+”需要永恒的工匠精神“+”新兴的互联网思维,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缺一不可,互联网的要素和非互联网的要素必须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一方面在于经过这些年来全国范围内信息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和升级换代奠定了雄厚的技术设施,巨大的网民基数奠定了应用和市场保障;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国家政策强有力的持续推动带来的良好社会效应。但不能止步于此,业界和企业家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必须充分考虑国情、民情、潜在的用户群体和数量、消费习惯等;同时“互联网+”离不了过硬的传统产业、实体经济和基本的商业规律,二者都要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强强联合,才能找到合适的“互联网+”发展道路。

王胜开先生指出,在构思“互联网+”产品和业务时,需要充分考虑互联网对人与人、人与物连接关系的改变。互联网经济为扩大用户规模,需要秉持用户至上、增强体验、营造生态等原则,其盈利模式基本是先以免费的基础功能吸引用户、黏住用户,然后通过增值的、收费的服务来实现盈利。“互联网+”正越来越多地依靠大数据,通过与大数据的“+”,来推动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在案例分析环节,王胜开先生结合人们日常生活,分析了互联网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

“互联网+餐饮”方面,王胜开老师将中国的“ele.com”(饿了么)外卖和瑞士的餐饮外卖“EAT.ch”进行了对比。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不同,国外外卖餐食种类少、客户规模小,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客群支撑。而中国的饿了么外卖合作的在线餐厅已有340多万家,用户量达到了4亿人之众,众多可选的菜品能够充分满足人们日常餐饮的需求,巨大的消费人群也完全能够支撑起互联网餐饮外卖公司实现盈利所需的市场。

“互联网+零售”方面,截至2018年12月,中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5.91亿人,手机网络购物使用率占手机网民的72.5%,互联网零售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农业”方面,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电子商务公司与传统的中国邮政开展战略合作,与其邮政递送业务相结合,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并通过下乡设置农村电商服务站等方式,大力支持农业电商和“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响应国家“互联网+”政策和行动计划,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国邮政也积极推出了富有自身特点的“村邮乐购”等服务内容和项目,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贡献自己的力量,很好地体现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

“互联网+车”方面,滴滴出行、网约车、共享单车等给人们的“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均归因于互联网很好地改变了其中的供需双方连接关系。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约车规模达3.3亿,发展飞速。不同于中国的共享单车、滴滴出行等,瑞士等国更多的是依托互联网这一公共的、便利的平台与大数据技术,将人、车、路、灯等诸多要素高效地聚合在一起,在智慧公共交通方面做了大量文章,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乘车体验,保证了公共交通的畅通和到站准点率,这值得中国在建设和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过程中学习借鉴。

“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依托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近年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得到极大发展,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调度和综合服务能力得以增强,有效提高了百姓的办事效率,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努力践行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理念。在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进程中,必须考虑到老年群体、农村人群、残障人士等的需求,着力实现对电子政务无障碍的普遍接入,体现信息惠民、信息普惠,让所有人群在新时代均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红利。

此外,王胜开先生还与同学们分享了易企秀这一典型的“互联网+微信+XX”案例,为我们剖析了有关发展历程、商业模式、生态营造、“互联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

王胜开先生说,通过对国内外多个“互联网+”案例的分析,有成功的案例,有不太成功的案例,有失败的案例等,就是想说明,做“互联网+”需要考虑和分析的方方面面问题和因素很多,需要充分考虑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特点、用户的需求和习惯,依托互联网这一公共平台及其连接一切的本质特性和能力,将产品、服务、行业、企业、数据、资源等各种要素有机地“+”在一起,形成合力,努力创造新的模式和形态。

最后,王胜开先生指出,“互联网+”,而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大数据+微信+高铁+农业+大数据+物流+”、如何更好地“+”的放大、倍增效应,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好地为广大民众服务。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