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孙咏梅:消除相对贫困与扶志:对怒江州精神贫困的多维思考与实践分析
发文时间:2021-01-08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要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信心决心不动摇。迄今为止,中国累计已经使8亿以上人口摆脱了贫困,为世界减贫贡献率达到70%以上。目前,中国脱贫攻坚实现了由数量型脱贫向质量型脱贫的转变,从数量上看,中国完成了预期的消除贫困的宏伟蓝图;从质量上来看,脱贫攻坚的重点经历了从大规模扶贫开发向精准扶贫的转变,从注重脱贫人口规模向注重脱贫质量与效益的转变。这种不断向前推进、科学布局的扶贫思路与实践,有利于实现由消除绝对贫困向消除相对贫困转变,也充分展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强大优势。

一、以“扶志”为契机:摆脱精神贫困对于攻克相对贫困意义重大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后,我国将把脱贫目标瞄准相对贫困,并使脱贫攻坚常态化。相对于绝对贫困的显性特征来讲,相对贫困还具有非物质性以及隐蔽性特征,这些特征为未来的脱贫攻坚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关系,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组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扶志”是中国人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消除精神层面的贫困,是“扶志”的重要内容。

大量研究发现,深度贫困人口面临的不只是物质的匮乏,精神贫困更是一个严重影响贫困地区现代文明素养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因为精神对人的行为有着长期的、深远的影响,关系到个体能否顺利脱贫并且不返贫,而良好的精神文明素养则是脱贫的内生动力。然而,精神贫困隐蔽性强、不易衡量,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我们必须突出强调精神脱贫的重要性,在脱贫攻坚中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提高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能力,促进自主脱贫,同时也更好地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巩固现有脱贫成果。

二、现代文明素养提升是深度贫困地区摆脱精神贫困的重要方式

“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脱贫攻坚战之所以任务艰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贫困人口缺少内生发展动力和能力。俗话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脱贫攻坚不仅需要帮助贫困人口摆脱物质层面的绝对贫困,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摆脱精神贫困。而现代文明素养的提升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成果,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改变贫困人口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提高文化素养,摆脱精神贫困,为贫困人口脱贫创造内生动力和能力。

贫困人口现代文明素养提升,实现精神脱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转变思维方式、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由于长期贫困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贫困人口容易产生消极的人生态度,安于现状、缺少进取心和奋斗精神。同时,政府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会让一部分人产生依赖心理,不愿意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精神脱贫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这种心态,帮助其建立自主脱贫意识,形成脱贫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增强自信和勇气,坚定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长期的贫困对个体的心理有着深远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留守在落后农村的儿童、老人和妇女。脱贫攻坚战的成果之一是通过扶持政策,给予贫困人口全方位的支持和优惠,让他们认识到全国人民会与他们一同奋斗,提高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信心。第三,提升文化素质,依靠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文化素养是个体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后的经济社会环境使得贫困人口缺少教育渠道和教育机会。大量研究和实践都表明教育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精准脱贫将大力推动教育普及,一方面提升现有劳动人口文化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帮助贫困儿童入学,提高其长期中发展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可能性。整体来看,精神脱贫实践使得贫困人口现代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成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成果。

三、对三区三州”的怒江州精神贫困的多维分析

怒江州4个主体民族都是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是我国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最集中的地区,因此怒江州大部分地区保留下来了原始生活方式,当地生产落后、产业单一、市场化程度低,群众思想较封闭、竞争意识不强,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自然环境、历史、社会多重因素影响下,怒江州一直是我国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致贫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全州辖4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29个乡(镇)中26个属直过区,255个行政村中有249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218个),总人口55.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达93.6%,即边疆、民族、山区多种因素于一体,脱贫前的贫困不仅表现为物质匮乏,还在精神、权利、能力、福利等多个方面都处于匮乏状态。单一的收入视角难以衡量当地的贫困状况,也不利于精准脱贫方案的制定以及后续动态监测和巩固脱贫成果。

调研中我们发现怒江州在脱贫前外出务工人员精神贫困具有以下特点:①思想保守:农民工在农业社会中成长,而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固定,造成农民工的思想较为保守。农民工进城后,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城市,人际交往少、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低。②迷惘: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而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是固定有序的——“春种秋收”,年复一年,农民工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安排,而城市快速且变化迅猛的生活给这种生活习惯提出了挑战,农民工难以调整过来,面对全新的生活往往会产生迷惘的心理状态。③追求单一: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标往往在于保障家庭收入、子女成长等,而忽视了其他的价值追求。毋庸置疑,农民工参与城市的建设,对拉动城市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农民工自身价值目标的预设往往体现出简单化和私人化的特点。④文化素养较低:外出务工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从事的大多是体力劳动,缺少参与文化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能力,难以借助现代化媒体和设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生活相对单一,精神生活匮乏。

通过AF方法我们测度了怒江州外出务工人员在脱贫前整体贫困状况并具体分析了其精神贫困状况。从精神贫困对整体贫困的贡献率来看,在不同维度的贫困上,精神贫困贡献率始终居于高位,反映了精神贫困对于整体贫困影响重大,是致贫的重要原因。因此,以“扶志”为手段的精神脱贫应该作为接下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目标,通过政策支持培养起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形成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的良性互动。

四、现代文明素养提升的怒江实践

(1)志智双扶方案稳步推进,精神脱贫初见成效

怒江州针对当地贫困人口精神贫困问题,采取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帮助贫困人口提高主动脱贫意愿、增强脱贫勇气和信心,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扶贫提高贫困人口尤其是贫困学龄儿童的文化素养,为其长远的发展提供智力能力支持。精准脱贫政策实施以来,怒江州贫困人口现代文明素养得到较好提升,精神脱贫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

思想道德水平提升,自主脱贫意识增强。为了激发和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2017年11月怒江州创办了怒江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州级、县(市)、乡(镇)、村和部分小组均成立了讲习所。讲习所围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和“文化素质”三大主题进行宣讲和培训,重点宣讲党的政策,培训技术技能和文明生活方式。

教育扶贫成效好、受益人数众多。2018年,怒江州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27%和0.73%,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和0.56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0.63%,同比提高0.57个百分点。义务教育之外,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改善。2019年,全州幼儿园达到290所,在园幼儿15043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6.06%,与2012年相比,幼儿园数增加了265所,增加近12倍,在园幼儿增加654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了40个百分点。同时,怒江州借助外界力量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与云南省27家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先后输送3000余名“两后生”到州内外职业院校(技师院校)学习,其中,定向输送珠海59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473人)。

职业技能和普通话培训,大力推动当地就业。针对当地留守妇女人数众多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各类培训。2019年全州各级妇联会同相关单位联合开展妇女各种创业就业技能培训107场/次,参加培训的妇女10120人/次,其中建档立卡妇女9433人/次,成功促成就业542人;开展素质提升培训119场/次,参加培训的妇女11982人,其中建档立卡妇女8987人/次。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妇联“娘家人”的温暖送到妇女身边,帮助贫困妇女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摆脱贫困。此外,为了让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现代化建设,怒江州组织了普通话培训,截止2019年末,共创建了38个“普及普通话示范村”。通过教育和培训,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和技能得到根本提升,为后续脱贫和长期发展提供了智慧支持。

(2)怒江地区少数民族文明素养提升的新特征

精准脱贫政策实施以来,怒江地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在党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民众文明素养的提升,文明素养提升又进一步增强了当地发展动力和潜力。现代文明素养提升形成的内生动力,给怒江州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力。具体来看,怒江地区少数民族文明素养提升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不断吸收外界先进文化,思想观念实现革新。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随着精准脱贫政策的实施,怒江州少数民族参与到了脱贫攻坚战之中,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当地人逐渐形成了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的观念,由此更多的人在政策支持下实现了就业和自主创业。同时,随着扶贫推进,在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结对帮扶地区的支持下,当地人增强了脱贫信心,破除了封闭心理,主动接受外界的帮助,合作意识显著增强,从而实现转移就业,拓宽了发展渠道。

第二,享受全方位教育保障,文化素养普遍提高。近年来,怒江州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改善当地办学条件、狠抓控辍保学,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制定了详细的教育计划和帮扶措施,为当地人口提供了全方位的教育保障和支持。这些措施为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长期良好发展提供了机会,也通过教育增强了当地发展的潜力。尤其是为少数民族提供的特殊帮助,比如普通话和技能培训,帮助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更快更好地实现就业。现代文化素养的提高给当地短期和长期的发展都带来了良好的收益。

第三,接受针对性帮扶,重塑健康心理。由于长期贫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当地青壮年劳动力选择了外出就业,由此而产生了留守问题,留在本地的大多是儿童、妇女以及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是现代文明建设和精准脱贫的重要任务。针对这一问题,怒江州开展针对性帮扶。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妈妈”捐赠活动、“关爱困境儿童、呵护祖国未来”公益活动,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物质支持和关爱。同时,各级妇联、残联组织看望慰问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给予他们学习、生活用品上的关心和帮助,从教育、就业、生活居住、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这些帮扶满足了留守人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对其心理健康和精神风貌有着积极作用。

第四,依托当地经济发展,共享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伴随着收入增长和农户脱贫,当地群众逐步转变落后生活方式,摒弃农村社区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陈规陋习,开展了“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农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当地以宣传引导、示范引领、健全长效机制等措施,从改变农村群众旧习观念、净化生活环境入手,让家庭成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近几年中,怒江州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文化活动逐渐增加。同时,怒江州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各级妇联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廉洁家庭”“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家庭成员主动参与建设和睦文明家庭、倡导科学家教、弘扬良好家风。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孙咏梅

[ 责编:李澍 ]

(文章来源于光明网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