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作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部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质量强国的壮阔图景徐徐铺展。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和重要抓手,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
技术创新是推动质量强国建设的根本途径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加快实施国家创新战略。我国也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先进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加快质量强国建设。
技术创新是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主要手段。新材料研发创新、技术工艺创新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能,推动产品向智能高效、绿色低碳、个性化定制等方向转变,从而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数字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够助力企业提高研发设计、物流配送及服务决策的精确度,优化生产工艺方法,使供给和需求更好适配,从而推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升级,提升服务质量。
技术创新是提升我国产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工艺改进,增加产品功能和安全性,提升产品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增强相关产业发展质量;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将加快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是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提升。借助技术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组织由静态协作向动态联盟和开放式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帮助企业利用全球要素资源整合优化研发设计、原材料供应、加工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提升产品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我国促进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
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近年来,我国先后修订完善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进步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基础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管理、考核评价、奖励制度、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和制度安排,为促进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研究与开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为促进科技创新提供强大资金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2012-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3.0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超过欧盟27国之和。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到2.55%,高于欧盟国家平均水平。基础研究投入从499亿元提高到约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长。1995-2020年,企业部门研发经费从300亿元增长到1.87万亿元,所占比例从约32%增长到76.55%,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科技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大为促进科技创新提供重要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依靠人才驱动,我国目前已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研发人员总量由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1年的572万人年,居世界首位。中国内地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由2014年的111人次提高到2022年的1169人次,中国科学家陆续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国际重要奖项,科技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大对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都形成有力支撑。
以技术创新为抓手推动质量强国建设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和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增强质量强国建设的创新动能。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开展质量领域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加大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支持,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和重大质量技术创新和装备攻关,突破产业质量提升的瓶颈制约。加强共性基础技术及增材制造、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及绿色低碳技术和资源循环再利用再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推动产品质量性能提升和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先进制造、新能源、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取先手竞争优势。加强关键产业领域重要零部件和整机设备技术研发和质量攻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
促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创新完善,增强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一是推动关键质量技术研发创新及数字技术与质量基础设施的融合应用。加快推进量子物理、飞秒激光等前沿计量基础研究,重点突破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量子技术等行业高精度工程测量仪器、检验检测仪器的研发制造;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质量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云计量、数字标准、数字认证等新型质量基础设施,提高质量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水平。加快推进服务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在商务服务、旅游、养老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形成一批国家标准。深度参与质量基础设施国际治理和合作共建,积极主导制定与技术性贸易相关的国际质量标准和国际认证制度。
加快推进工业“四基”和重要软件的技术创新及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战略规划和政策资金支持,通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不断促进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的质量提升,提高重要零部件和元器件的精准性、耐久性、通用性,为产业竞争力和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物质基础;推进基础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提高生产制造的敏捷度和精益性。支持通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实现工业质量分析与控制软件等关键技术突破,为关键领域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提供基础支撑。
加强质量监管理念和监管技术创新,强化质量提升与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与技术,鼓励企业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数字化管理,建立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监测技术和质量管理改进体系。促进数字技术与质量管理融合发展,依托数字技术构建智能质量管理模式,根据质量大数据及时进行质量异常预警,在质量根因分析基础上通过控制参数优化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先进计量测量技术、检验检测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研发应用,提升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水平,推动质量治理现代化。
(作者:杜朝晖,系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原文刊载于《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1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