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于泽:不设增速具体目标有利于保障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发文时间:2020-06-06

这次全国“两会”,没有提出2020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而是集中全力聚焦“六保”,这是权衡了经济短期增速和长期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将极大增强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潜力。

疫情走势和经济发展面临极大不确定性

不设立经济增速具体目标的根本原因是,疫情对经济影响机制与传统的经济冲击不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不确定性。

疫情影响经济的途径是由于疾病会导致人与人的传染,人们出于恐惧心理会大幅度减少人与人有接触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对经济产生最为全面的冲击。传统的经济冲击因素,例如能源价格,政府支出,央行调整利息等等都是最初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部门,然后在各种的放大机制作用下,在整个经济体中蔓延。疫情是全方位影响人与人的交流,这直接打击了人类组织各类活动的能力。

人类建立“文明”的目的就是组织更多的人集体解决各种生存问题。经济组织就是要能够有效组织人与人合作、交流来进行生产与分配。疫情的发生将人类聚集的优势变为了劣势,将打乱整个经济组织循环,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整个文明的崩塌,例如欧洲在面对黑死病时候导致大量小经济体崩溃。

当前国际疫情还在发展中,全球已有510万人以上受到感染,俄罗斯和巴西疫情快速发展,未来非洲和南亚也面临巨大挑战。随着欧美国家逐渐放开经济,各国感染人数可能进一步攀升,跨国人员流动有可能进一步导致疫情全球扩散。在全球疫情得到根本性控制之前,我们都很难独善其身。

由于疫情影响范围大,不确定性也就随之加大。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疫情何时以何种方式结束。从一般原理上,应对疫情是通过检测、隔离等措施压平传染曲线。但是,针对疫情结束方式的不同,具体的应对策略也就不同。如果可以在较短期内开发出疫苗或者特效药,就需要前期执行最为严厉防控措施。但是如果开发周期很长甚至很难,防控措施就需要较为温和,保证经济活动还能适当开展。在疫情病理研究还需要深化的情况下,防疫等措施面临巨大不确定性,这必然对经济循环带来不确定性。

在疫情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迅速,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加大。此次疫情打击了主要经济体,包括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和日本都受到严重影响。加上我国,占据了世界GDP的60%,制造业65%的产值和41%的出口。主要经济体受到影响会导致世界供给和需求全面收缩,尤其是高收入国家需求会大幅度下降。同时,全球价值链面临分割、停摆,全球化受阻。新兴市场国家资金外流和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导致的资金短缺,财政状况堪忧。

国内同样面临着疫情零散发生,防控政策常态化转型调整,长期结构性下行压力犹存等等问题。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短期波动因素、长期结构性因素相纠缠,作用机制复杂,未来走势特点是变化快,波动大,不确定性强。

总之,在疫情对经济影响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当前经济与正常时期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与一般经济冲击情况也大不相同,不设立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对未来形势的客观判断。

不设具体目标有利于防止短期政策过度干预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就在于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真正保住市场经济这个根本点,才能在今后发挥好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面对不确定性,我们并不是不能设立目标,只不过,设立目标后需要极大的宏观政策推动。如果设定5%的全年增长目标,给定一季度经济增长-6.8%,需要在后面三个季度达到平均8.35%的增速,这要求在下半年经济平均增速在12%以上。

我们能不能做到呢?当然可以。但是,这需要财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消费领域投入,中央银行要放开货币闸门,环保政策要所放松,土地审批放开等等。强力政策推动会带来我国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的进一步加剧。

疫情总会过去,影响我国更根本的是一直面临着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例如,创新能力还需加强;僵尸企业退出不畅,过剩产能难以消化;实体产业收益持续下滑,经济由实入虚严重;收入分配不合理;城乡建设不同步,乡村明显滞后;城市群空间分布不平衡,内部中心城市带动能力有待加强等等。同时,在体制上,也面临着距离高标准的市场体系还有较大差距;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协同发展存在障碍;财税体制滞后于经济结构转型;金融对实体支撑不足;对外开放需要进一步走向制度化等等。

如果面对疫情,不计成本加大政策投入,诚然可以保住短期经济增速。但是由于政策更多由政府推动,这必然带来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更加突出,打破政府与市场的良好界限,挤占市场空间,降低未来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同时,如果设定具体的全年增长目标,地方政府就会尽全力保增长,忽视调结构等问题,甚至再现“数字造假”,为未来发展埋下隐患。不设增速具体目标为地方政府谋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过度强调经济增速,地方政府甚至可能忽视民生等问题,导致本末倒置。经济发展是为了提高人民的获得感。但是,很多民生问题创造GDP很小。为了保增长,地方政府可能会忽视很多重要民生问题。疫后经济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百姓生活,提高民生质量,这也是此次“两会”设立的发展目标。

强化“六稳”、“六保”引领预期的作用

不设增速具体目标不意味着没有目标。越是在疫情期间,越是要重视经济发展。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不设具体目标是为了在巨大不确定中,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专注“保民生”等任务,专注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在巨大的不确定下,虽然不再设增速具体目标,但是在执行中需要更加注意引导预期。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人们的信念就会发生分化,行为会更加短期化,投资等长期活动减少,经济活动更加难以协调。只有预期一致了,经济才能稳定发展。  
 

下半年要大力发挥“六稳”、“六保”的预期引领作用。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宏观政策界就日益关注“前瞻指引”等预期管理工具的使用。“前瞻指引”是对主要政策工具指标,例如利率等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进行说明,让公众稳定预期。“六稳”是下半年工作的总体求,“六保”是“六稳”工作的主要抓手。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体现了政府各项工作的总体方向和走势。在疫情冲击下,是最合适的“前瞻指引”。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到“六保”,就让全社会树立信心,明确方向,协调行动,保证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于澎湃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