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方竹兰:中国缺乏“无中生有”的直觉式创新能力
发文时间:2016-04-01
     中国的创新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引进模仿型创新起步的。这实际上意味着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创新流程中,并没有处在原始型创新的起点,而是在原始型创新的末端。全球原始型创新的流程是:直觉式创新解释式创新推理式创新扩散式创新。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是在扩散式创新阶段进入全球创新流程,随后进入了推理式创新的集成创新阶段。中国从原始型创新的末端进入,反向逼近原始型创新前沿,是一个逆创新过程,已经在市场模式和产品创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还缺乏无中生有的直觉式创新能力,没有能够主导世界的科技创新成果,以致自主产业品牌与公司缺乏。中国经济走出困境依赖于科技创新,而不是单纯引进模仿的商业模式创新。引进模仿的商业模式产生1N的数学价值,而科技创新基础上的转化应用更具原创性,无中生有地产生从0N的相对垄断价值。只有以科技创新为源头的创新才能形成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目前中国的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市场中介的联盟比较薄弱且不完善,导致本来就不多的科研成果转化受阻,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的问题十分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研发投入效益差距大的重要体现是科研成果转化。虽然我们所定义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一直在增加,但我国不仅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的产业地位未发生根本改变,而且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可能又陷入高端产业价值链低端化的陷阱。

Baidu
sogou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