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方竹兰:“逆代购”风生水起意味着什么
发文时间:2016-12-29

所谓“逆代购”,就是由于中国产品价美物廉,以至于海外的中国员工回国时,常有外国同事请求代购中国国货,或外国朋友回国时开始购买中国产品自用或送给家人朋友。逆代购现象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在产生,正在走向世界。新兴的中国品牌不仅受到华人华侨的喜爱,也开始引领一些外国本地人士的消费潮流。

其实简单的“逆代购”行为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有,原来代购的产品往往是一些吃穿用的小产品,比如成名已久的“老干妈”、享誉中外的花露水,也有久负盛名的青啤、辣条等。但是这两年开始,越来越多被代购的产品开始包括一些高科技产品,比如,能看电视的“盒子”、国产手机、小米移动电源等,更显著的现象是中国的一些相对高端的智能制造业产品开始走出国门,中国无人机、中国智能机器人以及中国微信走向世界。里约奥运会,出人意料地成为“中国制造”的大秀场。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的工程机械占据了80%的场馆建设市场;中国中车生产的地铁车辆,提供了里约奥运60%的地铁交通服务;361度提供了裁判员、志愿者们的全部运动装备;清华同方威视和浙江大华提供了70%的安检设备;格力、美的空调在奥运场馆中无处不在;红双喜公司是乒乓球赛场上的常青树;举重杠铃来自河北泊头、250万个定制吉祥物来自北京华江公司……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更是展现英雄风貌,不仅华为承担了部分网络设备的供应和布点,作为互联网共享经济的代表,WiFi**在巴西全境已有147万个免费WiFi热点,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网络接入服务。

“逆代购”正在风生水起,方兴未艾意味着什么?

“逆代购”现象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有了初步的效果,中国的创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对传统产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为了能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高科技产业、新型战略前沿产业、新型自主品牌产业。“逆代购”现象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有了初步的效果,从粗制滥造甚至假冒伪劣盛行,到精工细作甚至“无中生有”地创造中国品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实实在在进行着。从代购与直购的品种看,反映了中国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进步,从一般吃穿住用的小产品,逐步过渡到信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中医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航空航天产业的高技术产品。“逆代购”现象的出现与发展使我们已经看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希望。我们对于解决当前经济困境的信心增强。

“逆代购”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开始从模仿引进型创新向原始突破型创新的进步,说明中国的创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的创新是逆创新过程,是从扩散式创新开始的,第一阶段:中国的逆创新首先从推广扩散式创新阶段开始。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到二十世纪90年代左右,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引进在发达国家已经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以及相对完备的成套设备,以市场换技术,开放国内市场,生产符合本国市场需要的产品,成为国外品牌的组装者和消费者。

第二阶段:中国的逆创新从推广扩散式创新进入逻辑推理式创新阶段。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前几年,在推广扩散式创新积累一定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创新与产品创新,不再简单地为外国品牌组装,而是在引用国外核心技术的同时开始对产品功能、结构、外观进行实用新型创新,逐步开始有了自己的品牌。中国产生了如联想、海尔、格力等企业的自主品牌,不仅占领国内市场,而且还走向了国际市场。政府则从国家战略层面形成了在某些重点领域赶超发达国家的能力。这表明中国的逆创新从推广扩散式创新阶段进入到逻辑推理式创新阶段。

第三阶段:中国的逆创新从逻辑推理式创新进入解释设计式创新阶段。从2000年左右至2010年左右,在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海归创业者、年轻创业者、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行业协会等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网络生态主体。国家层面进一步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强调大量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中国的逆创新进入直觉式创新阶段。从市场主体的集成创新和国家层面的项目创新,进入“产学研企市”结合的核心科学技术创新与企业自主创新,以实现中国的终极目标:力求将过去在国外产生的原始型创新的“源头-直觉式”创新阶段转移到国内进行,不再依赖于外国发明专利和核心技术的引进,而是培育自己的原始型创新的源头。在这个创新阶段,更多的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体不是只限于对利润的追求,而是对个人天赋特长兴趣爱好、激情梦想、创意灵感实现的追求。而政府也不再局限于对GDP政绩的追求,而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逆代购”现象的出现,正是中国逆创新开始进入原始型创新前沿的标志。

从“逆代购”产品的结构看,目前的中国制造还比较稚嫩,距离建设原创品牌大国的目标还有一段路要走

我国的产品的整体质量,尤其是高科技产品的整体质量还是比较弱的,还没有能够被世界各国消费者耳熟能详、津津乐道、欲罢不能,有口皆碑。比如韩国留学生回国,喜欢买中国的九阳豆浆机。而中国人到韩国,对韩国化妆品、韩国服装、韩国美容、韩国手机、甚至韩国汽车的痴迷度要大大高过韩国人对中国人产品的痴迷度。因此整体上中国“逆代购”的产品更多地集中于市场的中低端,并未形成足够的品牌效应。在全球各大知名商场,“中国制造”的身影处处可见,“中国品牌”却凤毛麟角。值得关注的是,国外的很多著名品牌是由中国企业加工的。我们用辛勤劳动的血汗堆积起外国的著名品牌,大量的盈利化作外国的巨额盈利,我们得到的是可怜的零头。我们是制造大国,但却还是品牌小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理应打造出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品牌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体现着国家实力,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再到品牌强国,注定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关键的条件是,按照原始型创新的基本流程,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凭借自己的天赋本能、个性特长,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自己的激情梦想,产生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从事直觉式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培育适宜创新的新体制、新机制、新生态、新文化,为年青一代提供能够创新创业的新生态,我国一定会孕育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

Baidu
sogou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