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范志勇:警惕全球通货膨胀削弱经济复苏潜力
发文时间:2021-04-05

2021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缓,全球经济呈现企稳状态。然而随着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通货膨胀隐忧浮现,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疫后全球经济脆弱性复苏

随着新冠疫苗大量投入使用,全球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受疫情影响的经济活动正逐步恢复正常化。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2021年全球GDP将增长4%,预期美国增长3.5%、中国增长7.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5.5%,全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都将由负转正。

从已经公布的经济指标来看,各大经济体复苏状况普遍优于预期,经济活动在持续衰退之后重新走向扩张。美国2月份失业率降至6.2%,达到了疫情发生以来的最低水平,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60.8,远超市场预期。欧元区情况与此类似,德国商业景气指数达到了2018年底以来的最高值,作为经济支柱的汽车行业生产也基本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水平。中国作为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各项经济活动也在稳步恢复,最新的数据表明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

但是目前经济复苏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正经历脱胎换骨的新变化,具有明显的自发恢复和脆弱性特征。首先,2021年预期实现的高增长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数效应造成的。综合2020年全球经济严重衰退和2021年预测实现的经济增长,许多国家尚未恢复到疫情之前的增长轨道。其次,疫情之前全球经济深陷所谓“长期停滞”状态。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克服长期停滞的出路,尚未实现突破。疫情缓解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第三,疫后经济复苏道路充满不确定性。供应链重整究竟给全球经济带来多大冲击与机遇尚未可知。因此对待以后经济复苏的乐观应持谨慎态度。

二、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加剧通胀风险

疫情期间,保证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然而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加剧了全球供给的紧张状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2月全球粮食价格指数(FFPI)平均为116.0点,较上个月增长2.4%,转化成年增长率超过28%,创下了2014年7月以来的新高。同样引人注目的是,截至目前连续9个月的粮食价格指数上涨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由于粮食商品的特殊性,粮价快速上涨无疑会令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对疫后全球经济复苏造成负面冲击。

本轮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显示疫情初期供需紧平衡的状态正在被打破。在供给端,全球农业生产继续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未能全面恢复到疫情暴发之前的水平。世界范围内的一些自然灾害,包括非洲蝗灾等等也导致近期农产品减产的原因。在需求端,疫后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同步性加剧了粮食供需的不平衡,率先走出困境的国家对粮食需求也开始增长。然而粮食并非唯一涨价的大宗商品。包括原油和有色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都反映出全球性通胀风险。进入2021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攀升并一度突破每桶70美元,创三年以来的新高。

历史经验表明,在全球经济相对疲弱的时期,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复苏造成重创。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相继爆发,石油价格暴涨导致进口国的能源支出增加,财政赤字迅速膨胀,并最终引发了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衰退。不仅如此,石油危机还加剧了全球性通货膨胀,使全球经济陷入了滞涨状态。粮食与石油一样,都是现代经济生活的基石,其价格变动也牵动着当前世界经济脆弱的复苏过程,如果价格发生恶性上涨,其进口国将面临复苏失败、陷入滞涨的风险。尤其是在当下,疫情防控已导致多国政府财政拮据,负债累累,更是加剧了粮食危机的破坏性。

三、本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本轮通货膨胀上升受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影响。

从需求方面来看,一方面,疫苗接种给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带来了希望,经济活动有望恢复正常,增加了存货需求;另一方面,全世界范围内经济刺激政策不断,尤其是美国刺激计划规模空前,也引发了对经济过热的担忧和通胀预期上升。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进一步扩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力度。自2020年3月美国国内疫情暴发后,美联储先后多次调整利率,以超常规的宽松货币政策为美国经济提供充分的流动性。在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的同时,拜登政府上台后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张。3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1.9万亿美元的“美国拯救计划”。至此,疫情期间美国两届政府将一共向国内提供2.8万亿美元的财政救助,其规模相当于美国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3%。

在货币与财政政策双重刺激之下,美国经济活动正逐步恢复正常,并有转向过热的迹象。尽管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多次公开表示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不会带来长期的高通胀风险,但国际市场已经对通胀有所反应。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了市场对美国国债的抛售,正在导致美债收益率的上升,尤其是进入3月份以来美国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一度突破关键水平1.6%,而这一指标通常被认为是反映通货膨胀预期的“风向标”。

在需求拉动的通胀因素外,供给因素也是本次通货膨胀的重要成因。疫情期间全球投资不足导致供给调整能力较差,导致经济复苏阶段供给难以根据需求灵活调整。以原油生产为例,疫情发生以来美国活跃钻机数一度降至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OPEC+国家自去年4月以来的大规模减产导致了本轮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这可能导致未来石油供给相对不足,加剧原油市场的供求紧张。

四、我国应如何预防通胀风险

虽然全球粮食价格随着美国财政政策继续扩张而水涨船高,但相比之下中国国内发生高通货膨胀的风险相对可控。

目前国内消费需求相对稳定, CPI的变动比较温和。国家统计局3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上涨0.6%。由于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而且去年粮食产量充足,因此国内定价能力较强,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对国内价格影响不大,2月份粮食价格仅上涨1.4%。另外自2019年底以来CPI上涨主要是由猪肉价格上涨推动,近期随着猪肉需求下降,在供给相对稳定的前提下,2月猪肉价格回落14.9%,缓解了CPI上涨的压力。

在反映供给成本的PPI方面,工业生产者面临着大宗商品涨价导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冲击。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2月份PPI同比上涨2.3%,环比上涨1.1%,生产资料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带动了本月PPI的上涨,且环比来看生产者购进价格几乎全面上涨,这可能导致未来PPI进一步上涨。

应当看到,虽然输入性通胀压力的风险有所上升,但不必过度焦虑。

首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提升不仅反映了美国财政政策扩张带来的通胀预期提升,也反映了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全球供给层面也相应得到改善。

其次,虽然国内PPI同比涨幅较大,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去年疫情期间工业生产活动萎缩导致的。相比于2016年底,本次PPI增长幅度还比较温和。

最后,我国已经率先从疫情中复苏,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速目标设定为6%,对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在需求不发生较大变动的前提下,难以出现全面的高通胀。

文章来源于澎湃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