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王孝松:疫情对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影响
发文时间:2020-02-21

一、短期对出口的负面影响较大,疫情结束后会出现补偿性恢复

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此次疫情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虽然并未建议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但仍然将对中国出口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疫情会造成延迟开工,从而导致供给不足,即使外部需求未受影响,中国厂商也无法提供充足的出口产品。中美贸易摩擦悬而未决、世界范围内仍然充斥着贸易保护主义,同疫情叠加,或将使中国第一季度出口有较大幅度下降。

随着疫情结束,工厂复工,中国质优价廉的制造业产品将重回国际市场,出口会出现补偿性恢复,一定程度上弥补疫情的负面影响。

二、对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有一定负面影响

一方面,外商会对中国的经济环境产生悲观预期,并出于健康安全考虑延缓甚至停止对华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原本计划对外投资的中国企业也会受疫情拖累,放缓对外投资的进程。这会减弱中国同外界的经济交往,影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

三、客观上促进对外经济活动趋于平衡

疫情爆发之后,中国进口了大量用于疫情防控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海关总署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贸易便利化措施,为疫情防控物资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从1月24日至2月2日,中国共进口价值8.1亿元人民币的疫情防控物资。

尽管这些进口是被动的,但客观上有利于扩大进口、减小贸易顺差、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当疫情结束时,通关便利化可能成为常态并扩展到更丰富的产品类别,疫情爆发期间被抑制的消费品进口需求也将释放,这些都会促使中国进口稳步增长,推动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长期平衡。

(文章来源于中国网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