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海
- 办公室:明德主楼940
- 职称/职务:教授,执行院长
- 办公电话:010-82500243
- 所属教研室:国际经济系-世界经济教研室
- 电子邮箱:yuchunhai AT ruc.edu.cn
- 研究领域:开放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
学习经历
2000.9-2003.7,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国际经济系,国际贸易专业,博士
1997.9-2000.7,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国际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硕士
1990.9-1994.7,西安交通大学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学士
1997.9-2000.7,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国际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硕士
1990.9-1994.7,西安交通大学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15.7至今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教授
2015年至今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国际经济系系主任
2012年至今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院长助理
2010.1-2011.1 Vanderbilt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2007.7-2015.7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副教授
2003.7-2007.7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讲师
1994.8-1997.8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研究院第三设计部
2015年至今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国际经济系系主任
2012年至今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院长助理
2010.1-2011.1 Vanderbilt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2007.7-2015.7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副教授
2003.7-2007.7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讲师
1994.8-1997.8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研究院第三设计部
科研成果
1.“重构中国宏观调控框架”,《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第4期。(第二作者)
2. “再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下降的原因:基于WIOD收的分析”,《经济理论与 经济管理》2015年第2期。
3. “新地区主义与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协调”,《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第3期。
4. “我国制造业增长的外部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国际贸易》2014年第2期。
5. “西方主流金融发展观念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 年第1期。
6. “所有权结构、加工贸易与我国工业企业的高出口倾向”,载于《内需可持续 增长的结构性基础与政策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
7. 《失衡、危机与再平衡:对美国贸易赤字的再思考》,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年3月。
8. “市场进入成本与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 年第2期。
9. “制造业回流没有颠覆全球价值链分工”,《经济观察报》2013年12月31日。
10. “我国内需可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基础与政策选择”,《宏观经济管理》2012 年第5期。(第二作者)
11. “我国贸易顺差的根源及外需的可替代性:基于贸易品-非贸易品的分析框 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6期。
12. 《国际贸易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副主编)
13. “结构性失衡、贸易赤字与次贷危机的根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 年第1期。
14. “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性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分析”,《国际贸易》2008年第6期。
15. 、“长期增长视野下的FDI、工业化与中国经济”,载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 践经济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 “国际金融冲击下的资本流动性变化”,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 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17. “我国外部失衡积累的财政因素分析”,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 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18. “金融危机与中国就的外生风险”,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19.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可能路径”,《金融研究》2007年第12期。(第二 作者)
20.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贸易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载于《全球经 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21. “中国高外汇储备积累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分析”,《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 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 “Feldstein-Horioka之谜的中国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7年第1期。
23. “金融开放进程中的资本流动性与中国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 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2月。
24. “增长与稳定的冲突及协调机制”,《国际经济合作》2006年第5期。
25. “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演变:国际经验和理论视角”,《教学与研究》 2006年第1期。
26. 《发展中金融市场上的资产定价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3月。
27.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中国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年第1期。
28. “美国贸易赤字的产生及调整”,《红旗文稿》2005年第23期。
29. “金融自由化发展战略的内部深化与外部开放的冲突”,《国际经济评论》 2005年3~4。
30. 《金融发展与金融自由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8月。
31. “开放进程中的货币政策目标和汇率制度选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年第12期。
32. “内外均衡、结构调整和贸易摩擦”,《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8期。
33. “发展中金融市场上的资产定价问题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年第2 期。
34. “组合、套利和资本市场的均衡特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 10期。
35. “新古典主义资产定价理论的形成”,《世界经济》2003年第10期。
36. “西方资产定价理论的新发展及启示”,《政治经济学评论》2003年第2期。
37. “外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与我国西部开放战略”,《经济理论与经济 管理》2001年第5期。
38. 《走近经济全球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1月。
39. “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制度思考”,《世界经济》2000年第4期。
40. “美国政府干预的新趋势”,《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3~4.
2. “再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下降的原因:基于WIOD收的分析”,《经济理论与 经济管理》2015年第2期。
3. “新地区主义与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协调”,《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第3期。
4. “我国制造业增长的外部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国际贸易》2014年第2期。
5. “西方主流金融发展观念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 年第1期。
6. “所有权结构、加工贸易与我国工业企业的高出口倾向”,载于《内需可持续 增长的结构性基础与政策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
7. 《失衡、危机与再平衡:对美国贸易赤字的再思考》,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年3月。
8. “市场进入成本与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 年第2期。
9. “制造业回流没有颠覆全球价值链分工”,《经济观察报》2013年12月31日。
10. “我国内需可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基础与政策选择”,《宏观经济管理》2012 年第5期。(第二作者)
11. “我国贸易顺差的根源及外需的可替代性:基于贸易品-非贸易品的分析框 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6期。
12. 《国际贸易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副主编)
13. “结构性失衡、贸易赤字与次贷危机的根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 年第1期。
14. “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性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分析”,《国际贸易》2008年第6期。
15. 、“长期增长视野下的FDI、工业化与中国经济”,载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 践经济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 “国际金融冲击下的资本流动性变化”,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 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17. “我国外部失衡积累的财政因素分析”,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 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18. “金融危机与中国就的外生风险”,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19.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可能路径”,《金融研究》2007年第12期。(第二 作者)
20.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贸易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载于《全球经 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21. “中国高外汇储备积累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分析”,《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 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 “Feldstein-Horioka之谜的中国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7年第1期。
23. “金融开放进程中的资本流动性与中国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 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2月。
24. “增长与稳定的冲突及协调机制”,《国际经济合作》2006年第5期。
25. “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演变:国际经验和理论视角”,《教学与研究》 2006年第1期。
26. 《发展中金融市场上的资产定价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3月。
27.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中国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年第1期。
28. “美国贸易赤字的产生及调整”,《红旗文稿》2005年第23期。
29. “金融自由化发展战略的内部深化与外部开放的冲突”,《国际经济评论》 2005年3~4。
30. 《金融发展与金融自由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8月。
31. “开放进程中的货币政策目标和汇率制度选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年第12期。
32. “内外均衡、结构调整和贸易摩擦”,《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8期。
33. “发展中金融市场上的资产定价问题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年第2 期。
34. “组合、套利和资本市场的均衡特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 10期。
35. “新古典主义资产定价理论的形成”,《世界经济》2003年第10期。
36. “西方资产定价理论的新发展及启示”,《政治经济学评论》2003年第2期。
37. “外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与我国西部开放战略”,《经济理论与经济 管理》2001年第5期。
38. 《走近经济全球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1月。
39. “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制度思考”,《世界经济》2000年第4期。
40. “美国政府干预的新趋势”,《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3~4.
教学工作
目前主要承担中级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开放经济专题以 及世界经济主文献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兴趣
近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全球经济失衡与调整、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稳定机制的 影响、异质企业贸易理论、增加值贸易。